东南亚: 中国绿色技术供应链产业对区域新兴经济体的投资热情高涨;东南亚面临在该行业被边缘化的风险

Business & Human Rights Resource Centre
[翻译由企业责任资源中心提供]
“中国绿色科技巨头将东南亚纳入供应链”,2023 年 10 月 4 日
距海滨度假胜地仅一步之遥的印尼宾坦岛(Bintan island),正在扩建一个新的工业综合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氧化铝精炼厂,由中国山东南山铝业(Shandong Nanshan Aluminium)公司注资的印尼宾坦氧化铝(Bintan Alumina Indonesia)公司负责运营;紧接着是铝冶炼厂和铝加工厂,将在 2028 年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铝锭……
但建造这一工业综合体需要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诸如沿着海岸线渗漏的工业废水,和排放大量烟尘的燃煤电站。一旦冶炼厂建成投产,这些环境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印尼开采铝土矿、铜,尤其是镍,用于生产中国制造的看似清洁的电池和电子模块。对印尼而言,生产这些“绿色”金属的环境成本并非意料之外,但是成为中国绿色产业供应链的一部分显然利大于弊……同时,中国的铝生产商在国内面临更严格的排放法规、电力供应短缺和产能限制等阻碍,因此在印尼发展相关产业是一种机遇……
中国绿色科技产业在东南亚迎来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从缅甸的稀土开采、印度尼西亚的电池材料加工,到马来西亚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和泰国的电动汽车制造,中资企业在东南亚新兴的低碳产业中日益活跃。其中包括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BYD)、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CATL)、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晶科能源(JinkoSolar)和风力涡轮机制造商金风科技(Goldwind)。
[...]
与世界上其他地区一样,东南亚的新兴经济体面临越来越大的脱碳化压力,但大多数国家缺乏资金支持,而这正是中国得以迅速介入这一真空领域的原因……相较而言,西方国家已经落后一步……
美国和欧盟保护本国绿色科技产业的举措也有可能排斥一些东南亚国家。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印度尼西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印尼进军电池和电动汽车领域的雄心被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重创,一方面是因为印尼没有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印尼在电池领域的大多数项目都由中国投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