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外国非法经销商被指以远低于国际市场定价的价格从当地社区购买宝石
[翻译由企业责任资源中心提供]
中国人剥削宝石矿工,2022年8月12日
自然资源治理中心(CNRG)在一份由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全球倡议(GIATOC)支持的最新调查报告中将中国人列为津巴布韦最大的非法宝石商。GIATOC是一个总部设在瑞士的国际组织,其目的是制定应对有组织犯罪的创新战略。CNRG是一个关于自然资源的监督机构,该机构表示,津巴布韦拥有非常广泛的彩色宝石种类,估计多达36种,其中12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包括未切割钻石、祖母绿、海蓝宝石和蓝宝石。
......“这些宝石经销商的网络遍布社区、边境直到最终目的地。”据报道,一位知名中国宝石商人“朱先生”一贯以用食物等低廉的物质换取矿场的方式诱骗当地宝石矿主。据其调查,CNRG指出,买家通过低价收购来剥削宝石矿工,例如,每公斤海蓝宝石支付的对价为3美元,而另一些买家可以为半品脱(约236毫升)宝石支付500美元。
[...]
“在非法交易中,由于手工采矿者和矿场的社区成员缺乏对宝石价值的了解,因此在开采层面上对宝石的估价没有标准化。最终,由于矿工对宝石的定价过低,当地失去了获取可观收入的机会。”
CNRG表示,在津巴布韦的中国公民似乎享有广泛的豁免权,不受警察约束。
“一些已经在津巴布韦定居的印度人则开设了后院作坊,进行选矿、切割和抛光以及珠宝制作。官方消息人士指出,大多数的走私者是中国人,他们经赞比亚入境,而个别津巴布韦人则将宝石出口到莫桑比克的泰特”,CNRG透露。
[...]
根据从当地宝石商人那里收集到的信息,除了中国人,外国买家还有赞比亚、坦桑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新加坡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