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sesaffiliationarrow-downarrow-leftarrow-rightarrow-upattack-typeburgerchevron-downchevron-leftchevron-rightchevron-upClock iconclosedeletedevelopment-povertydiscriminationdollardownloademailenvironmentexternal-linkfacebookfiltergenderglobegroupshealthC4067174-3DD9-4B9E-AD64-284FDAAE6338@1xinformation-outlineinformationinstagraminvestment-trade-globalisationissueslabourlanguagesShapeCombined Shapeline, chart, up, arrow, graphLinkedInlocationmap-pinminusnewsorganisationotheroverviewpluspreviewArtboard 185profilerefreshIconnewssearchsecurityPathStock downStock steadyStock uptagticktooltiptwitteruniversalityweb

内容有以下的语言版本: English, 繁體中文

文章

7 五月 2022

作者:
Eric Olander, The China Africa Project,
作者:
Chinese embassy in Namibia 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

纳米比亚:中国使馆发布常见领保案例 就劳资纠纷提出建议 呼吁当地侨胞企业遵纪守法

《驻纳米比亚使馆领保案例汇编》2022年5月1日

我馆结合近年来在纳发生的涉及中国公民的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编辑部分典型案例如下。希望这些案例能帮助广大侨胞及企业人员规避在纳生活、工作可能遇到的风险,做到遵纪守法、入乡随俗,更好地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5.华商涉嫌品牌侵权案。2020年10月8日,纳北部某华商店铺遭当地警察、海关联合调查,原因是该华商违规销售SCORPION牌清凉油,侵犯了当地一印巴人化妆品店独家代理和销售权。2018至2020年间,某南非籍代理人受各名牌厂家委托,根据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相关协定,邀集纳警方、海关等部门对多家华人商场、店铺涉嫌经销假名牌商品行为进行查处,并推动执法部门对侵权者作出处罚。

希望广大华商、企业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意识,避免出现品牌侵权行为,同时立足长远树立自身产品的品牌形象。

6.民营企业处置罢工案。2021年4月12日,某华商开办的石材公司矿山工人在当地工会组织下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该公司认为在同行业中其工人待遇较高(月均收入约7000纳元),且公司营收已受新冠疫情影响,决定不予加薪。考虑到工会可能不断加压,甚至打出“中国牌”有意损害中国人形象,该公司通报了使馆领事工作人员,同时继续耐心做相关方面工作,但拒绝加薪。经过两个月拉锯式谈判和协调沟通,工人发现盲目听从工会教唆得不偿失,罢工其实损害自身经济利益,遂放弃罢工。

华商、企业在纳遭遇罢工,宜以当地法律规定的方式稳妥处理。纳2007版《劳动法》规定,劳资纠纷须先提交劳工专员办公室进行调解并尽量避免罢工,如果调解期达30天劳资双方仍无法达成协议,劳工专员办公室将签发调解无效证明。工人如仍决定罢工,应提前48小时通知资方,双方应尽量就罢工规则达成一致。面对依法实施的罢工,资方行为应体现绝对善意,包括不恐吓或胁迫工人,避免对依法罢工者采取惩戒行动。如果工人没有遵守《劳动法》第七章规定、非法实施罢工,或者工人实施违法行为(如盗窃、破坏资产、人身攻击等),资方可采取惩戒行动,包括签发第一次警告。对已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工人,可以根据实体公平和程序公平的要求签发第二次警告或予以开除。

7.中资企业处置罢工案。2021年4月23日,纳米比亚北部一建材生产企业发生罢工,当地员工要求大幅涨工资并获得更多劳保用品防护。当地媒体报道称,罢工过程中曾有中方员工故意拿出枪械吓唬示威人群。事后劳资双方就工资上涨幅度等问题持续开展谈判,工人劳保用品获得足额保障,纳劳工部门亦介入调停,形势基本平稳。

此案中,企业通过邀请劳工部门开展谈判推动解决劳资双方关切,积极保护员工健康,相关做法值得肯定,但在枪械使用或出示上似应更加谨慎,避免授人以柄。

8.华商与当地员工纠纷案。2021年11月6日,温得和克中国城某华商发现其店内一当地女员工涉嫌在卖货过程中多卖少报谋取私利,要求她进行赔偿并予辞退,遭拒。在报警迟迟得不到答复后,该华商请女保安协助处理此事。女保安与双方沟通后,要求女员工到无人处脱下工作服走人,并请雇主提供三尺绸布让她裹身。女员工离开后向媒体控诉,诬称华商强行当众脱下其衣服,引发恶意炒作、索赔诉讼和反对党组织的示威。该华商通过律师据理力争并提交视频证据,法院最终决定对女员工索赔要求不予支持。

如该华商案发时以更加冷静的方式处理,例如不纠结于归还工作服将女员工直接开除,事后主动到警察局报案并提交证据,应可防止事件发酵和遭受更大损失。

隐私资讯

本网站使用 cookie 和其他网络存储技术。您可以在下方设置您的隐私选项。您所作的更改将立即生效。

有关我们使用网络存储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数据使用和 Cookie 政策

Strictly necessary storage

ON
OFF

Necessary storage enables core site functionality. This site cannot function without it, so it can only be disabled by changing settings in your browser.

分析 cookie

ON
OFF

您浏览本网页时我们将以Google Analytics收集信息。接受此cookie将有助我们理解您的浏览资讯,并协助我们改善呈现资讯的方法。所有分析资讯都以匿名方式收集,我们并不能用相关资讯得到您的个人信息。谷歌在所有主要浏览器中都提供退出Google Analytics的添加应用程式。

市场营销cookies

ON
OFF

我们从第三方网站获得企业责任资讯,当中包括社交媒体和搜寻引擎。这些cookie协助我们理解相关浏览数据。

您在此网站上的隐私选项

本网站使用cookie和其他网络存储技术来增强您在必要核心功能之外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