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表示,非洲的债务主要来源并非中国,中国投资聚焦可再生能源

BHRRC Renewable Energy & Human Rights Benchmark Briefing
[翻译由企业责任资源中心提供]
“非洲的债务大部分并非来自中国,中国资助的许多项目都是清洁能源相关” 2023 年 7 月 19 日
肯尼亚经济学家安泽谢·韦尔(Anzetse Were)认为,中国既没有设置债务陷阱,也没有在非洲建设大量化石燃料项目。 相反,中国在债务减免和发展非洲可再生能源方面相对慷慨。
非洲经济当前的轨迹将受到三个主要因素影响:债务危机、大国竞争和气候变化。债务压力将在中短期内占据主导地位,而全球暖化和大国竞争将影响非洲大陆长期的经济福祉。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非洲与中国的经济互动及其未来发展动向。诚然,非洲各国与中国交往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通常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和财政实力、各国对不同参与者的战略重要性以及气候变化和大国角力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
中国对非债务的结构
来自中国的贷款仅占非洲总债务的12%,主要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 自2000年以来,中国进出口银行一直是最大的债权人,但自2015年起,中国的融资日益商业化,尽管中国的贷款有整体下降的趋势。
自2016年以来,中国对非洲的贷款一直在下降。2000年至2019年间,中国金融机构向非洲政府和国有企业承诺提供1530亿美元。 其中 80% 是在 2010-2019 年承诺的。 从 2019 年起,中国金融机构仅向非洲提供 70 亿美元,较 2016 年 280 亿美元的峰值大幅下降。 [...]
全球暖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联系
中国提供的国家融资长期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43个非洲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签署国,这一数字是各洲中最高。 2000年至2019年间,中国承诺向非洲公共部门提供1530亿美元,其中至少80%的贷款用于交通、电力、电信和水务。
与此同时,20 个最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中(按道路和铁路资产损害对比 GDP 计算),8 个来自非洲。鉴于大多数中国资助的非洲发电项目都是水力发电(60%),北京方面应特别关注水电投资。[...]
北京的高层指引、政策和原则已表明其转向绿色“一带一路”的意愿。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中国是其最大股东)已开始将气候适应能力纳入其道路项目。 但下列问题仍未得到解答:
- 非洲现有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是否能够抵御气候变化当前和未来的冲击?
- 非洲和中国政府是否已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纳入气候相关保险?
- 关于可行性和“一带一路”项目的财务模型中,是否已考虑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