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亚投行的问责机制被指无效,多个受影响社区面临强制迁移与噤声

N509FZ
[翻译由企业责任资源中心提供]
“在为‘未来基础设施’融资时,亚洲国际投资银行拒绝吸取过去的教训” 2024 年 10 月 16 日
上个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Samarkand)举行了第九次年会...这是亚投行总结和反思其运营记录的关键时刻,因为该银行目前正在审查其受项目影响人员机制(PPM)...
迄今为止,关于该银行在全球资助的项目有 286 个,但项目管理委员会还没有处理过任何一起投诉。遗憾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亚投行的运营完美无瑕。
在印度尼西亚的曼达利卡项目(Mandalika)中,萨萨克土著居民(Sasak)因修建赛车场、酒店及龙目岛(Lombok )景点而遭受暴力驱逐…
在孟加拉国南部,受博拉燃气电厂(Bhola)影响的社区向亚投行提出投诉,表达了对土地和生计流失、严重的环境破坏以及缺乏有意义协商和公开信息的担忧。然而,管理委员会以“非诚信参与”为由驳回了他们的投诉...
项目影响人员机制被广泛认为缺乏可及性和可靠性,因为其严格的资格要求限制了其职责范围。该机制过于频繁地帮助亚投行规避问责…
在公民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的国家进行投资时,亚投行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确保民众能够安全发声。例如,在塔吉克斯坦,亚投行正计划资助罗贡大坝项目(Rogun Dam)…这座巨型大坝可能会导致 5 万多人流离失所,并带来严重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然而,由于塔吉克斯坦的专制政权压制任何形式的异议,数千受影响民众的担忧无人问津...
民间社会组织(CSO)仍被排除在外。在亚投行的年会上,不仅民间社会组织没有主导讨论,也无法有意义地参与…
亚投行应重视民间社会的这些紧急呼吁。在迎来其运营的十年之际,该银行应回顾过去,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致力于补救所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