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東廣康工廠污染水源 英德村民獲賠52萬後被判敲詐勒索罪
拿到52萬補償款後,5村民被判敲詐勒索罪,檢察院抗訴
2022年3月15日
在廣東省英德市沙口鎮紅豐村村民看來,自1996年廣州農藥廠英硫分廠入駐後,村莊的環境就變差了。「空氣中總是飄著熏人的臭味,沒處理好的固體廢料也被隨意填埋。」 村民反復向有關部門反映污染問題,2000年3月,在鎮政府的協調下,村、企簽訂了協議書,約定由農藥廠每年給紅豐村相應經濟補償,並定期進行飲用水抽檢。協議履行期限為1998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
雙方多次協商無果,在村民範秀喜等人出面維權後,村、企之間於2018年5月簽訂新的補償協議,由廣康公司補償52萬元。四個月後,廣康公司報案稱被範秀喜等五位村民敲詐勒索。2020年10月,英德市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五名被告構成敲詐勒索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3至10年。案件發回重審後,2021年11月,英德市法院作出改判,認定犯罪金額為18萬元,五名被告刑期改為2年4個月至4年6個月不等。 從受污染之害,到爭取補償,再到敲詐勒索案的發生,紅豐村村民面前是一條艱難的維權之路。[...]
為何企業和村民在這麼短時間內就連續簽訂兩份協議?範桂成稱,村民們經協商後認為,他們從2003年至2018年間沒有收到補償款,「這52萬是這13年的補償款。」 協議簽署4個月後,2018年9月4日下午3時,廣康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蔡丹群向英德市公安局報案,稱其及公司被範秀喜等人敲詐勒索,損失52萬元。[...]
範秀喜的二審辯護人王興律師認為,農藥廠的生產對當地村民的權利和健康形成了影響,村民有合理合法的維權理由。 王興介紹,「所謂的商業機密數據,公司未對此進行保密措施,且未對公司造成什麼影響,雙方簽訂協議的商談過程的音視頻材料也不存在其中一方有被強迫情況,敲詐勒索罪不能成立。」
目前,關於廣康公司是否存在污染,尚無英德市上級市或省級的權威環評檢測報告,「我們到現場走訪時,可以明顯看到污水的情況,能夠聞到明顯的異味。恐怕很難讓老百姓相信,這樣的水和空氣對他們的健康沒有影響。」王興說。[...]
2022年2月26日,範秀喜辯護人王興律師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廠區周圍進行了地下水和農田土壤樣本取樣。目前,上訴村民還在等待開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