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以確保戰略性關鍵礦產供應鏈安全

Shutterstock
[翻譯由企業責任資源中心提供]
「中國轉向『一帶一路』國家以爭奪對技術產品關鍵的礦產資源」,2023年10月25日
隨著美中兩國因後者不斷提升的技術能力而繼續對峙,爭奪對技術生產和發展至關重要的戰略性關鍵礦產的控制權也成為了大國資源博弈的焦點。 為確保這些重要原料有穩定、可靠的供應鏈,我國政府已加緊與「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深化夥伴關係。
根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務實合作項目清單,中國與亞洲、南美洲和非洲的十多個國家達成了礦產合作協議。 其中一項協議涉及對幾內亞西芒杜鐵礦項目的繼續投資,該項目據稱是全球儲量最大、品質最高的未開發鐵礦,預計具有24億噸鐵礦石能力。
中國也將目光投向亞洲合作夥伴,尤其是資源豐富的印尼和哈薩克斯坦......據悉,中國正在印尼投資年產12萬噸鎳金屬量和1.5萬噸鈷金屬量氫氧化鎳鈷濕 法項目,在哈薩克投資巴庫塔鎢礦項目。 其他項目包括剛果(金)的卡莫亞銅鈷礦二期工程項目、厄立特里亞的庫魯裡鉀鹽礦項目以及阿根廷的3Q鹽湖鋰礦項目、Cauchari-olaroz鹽湖提鋰開發項目。
在論壇期間舉行的幾次國家領導人會晤中,包括與智利、蒙古和塞爾維亞舉行的會議上,中國都提到了礦產方面的合作...
中國政府一再強調能源安全和戰略性關鍵礦產供應的重要性......隨著西方國家試圖幹擾中國獲取關鍵物項的供應鏈,這種需求變得更加緊迫。
在美國限制中國取得先進技術後,從8月起中國開始對鎵和鍺兩種關鍵金屬實施出口管制。 中國在這兩種廣泛應用於戰略新興產業的金屬原料上,不僅儲量豐富,而且是全球的供應大國。
兩國都希望能夠獲得促進半導體、人工智慧和電動車等關鍵領域發展的戰略性礦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