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新報告指出有 100 多家關鍵礦物供應鏈企業存在新疆強迫勞動風險
(翻譯由企業責任資源中心提供)
《源頭風險: 維吾爾地區關鍵礦物供應鏈與國家強迫勞動制度 —— 新報告》,全球權利合規協會,2025 年 6 月 10 日
主要發現:
- 全球 11.6%的海綿鈦(鈦金屬的關鍵原料)產自維吾爾地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鋰勘探、開採、加工,特別是下游電池生產正在迅速增長。
- 該地區是中國最大的鈹產地,佔國內供應量的 50%以上。
- 中國生產了全球 92% 的鎂原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僅有的五個生產鎂原料的省級轄區之一,而且其產量還在大幅增長。
- 在所研究的四種礦產中,每種礦產的主要開採和加工企業都參與了國家勞動力轉移計劃,學者和法律專家將其認定為強迫勞動。
-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 77 家重要礦產和下游制造業公司參與了鈦業、鋰業、鈹業和鎂業的強迫勞動項目。
- 在過去兩年中,有 15 家公司直接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法人採購。
- 68 家下游客戶與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開展業務的中國供應商有聯系。
- 18 家母公司可能從其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子公司採購投入品。
我們邀請報告中提到的所有公司對我們的調查結果做出回應。這些公司的回應見公司回應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