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 研究人員稱,有利可圖的野生動物走私或助長暴力衝突
[翻譯由企業責任資源中心提供]
「和平、偷獵和穿山甲在中非共存」,2023年4月25日
穿山甲——也被稱為鯪鯉,是一種小型的、主要在夜間活動的哺乳動物,生活在非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穿山甲據說是世界上被走私最多的動物,對它的鱗片和肉的市場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喀麥隆是中非野生動物走私活動的中心,其既是動物製品的來源國,也是鄰國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和中非共和國的違禁品中轉站。杜阿拉是喀麥隆最大的城市和經濟首府,擁有該國最大的海港和一個大型國際機場,道路四通八達,全球範圍內的進出口貿易在此地都十分便利。[...]
中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在中非的野生動物走私貿易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中國以及越南,還有較小程度上的老撾和馬來西亞,都是中非野生動物走私的主要目的地。[...]
野生動物走私如何影響中非的和平與安全?
腐敗為野生動物走私提供便利,野生動物走私反過來刺激腐敗。這種惡性循環可能導致暴力衝突,而甚至是那些致力於根除野生動物走私的執法人員,也可能成為其組織和官僚機構內權力濫用的受害者。不幸的是,腐敗在喀麥隆的地方和中央都普遍存在。
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偷獵者被野生動物販運的豐厚回報所刺激,使用的武力手段愈發激進,有時會恐嚇當地居民,有時在不同偷獵組織之間產生衝突。在我對喀麥隆的研究中,德賈動物保護區(Dja Faunal Reserve)是該地區最後一片基本完整的雨林之一,該地區附近的村民告訴我,他們被持槍威脅,如果被發現有任何阻礙偷獵組織活動的行為,就會被逮捕。當地社區因偷獵活動感到不安,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國家公園或保護區附近的社區,已經成為犯罪分子和武裝團體的目標。在安全層面上更糟糕的是,在某些情況下,軍隊和警察參與了走私行動,特別是為野生動物製品的運輸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