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文章:新的中資項目有望將綠色指南轉化為行動
2023 年 3 月 29 日
【翻譯由企業責任資源中心提供】
[...] 中國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融資正在重新恢復,並可能轉向新的行業。儘管中國早期的貸款主要集中在石油公司的大額貸款和信貸額度上,但近期和正在進行的融資正在轉向“小而美”的方式,即範圍更窄、重點更突出的項目貸款。
這無疑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跡象,表明中國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貸款正從化石燃料轉向更能適應氣候變化的領域。石油公司獲取巨額信用額度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是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項目。事實上,2022 年宣布的三項新融資承諾中有兩項涉及氣候適應,中國承諾支持加固巴巴多斯和圭亞那的沿海公路。今年可能談判的貸款包括兩個主要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擴建:阿根廷北部的高查瑞(Cauchari) 太陽能發電廠和洪都拉斯的帕圖卡水電站。
[...]
然而,如果“小”真的是“美”的話,中資項目還需要考慮當地的環境和社會風險,以及全球風險。換句話說,項目的規劃和管理方式與規劃何種類型的項目一樣重要。
三個因素對於基礎設施項目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至關重要:全面的環境影響評估 (EIA)、有意義的利益相關者參與以及在整個項目生命週期中對透明度的承諾。如果今年只為這兩個中國項目提供資金,那麼對於中國銀行和承包商來說,確保環評徹底、包括下游和當地社區的土著居民磋商以及整個過程透明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