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研究發現中國貸款對非洲經濟成長和基礎設施改善有正面影響
本報告關注的是非洲國家的主權債務,透過債務用途結構,分析了債權人、貸款流向領域、借款國收入水平三個維度的異質性,透過案例研究和計量回歸模型相結合的方法,結合項目 層面的貸款數據和國際社會統計的國別層面的相關社會、經濟、債務永續發展方面的指標,進行綜合評估。
在案例分析環節,本文發現肯亞蒙內鐵路在建成五年時實現了運營的盈虧平衡,透過軟支持,提升了鐵路的配套能力,同時關注對自然的保護,以及透過替代公路的運力,對降低 碳排放產生了積極效應......本文展現了科特迪瓦蘇布雷水電站和埃塞俄比亞阿達瑪風電站對釋放非洲自然禀賦,解決電力瓶頸的積極作用,以及對降低碳排放的積極影響.... ..
最後,本文同時關注了惠民生的對非融資項目,如塞內加爾的打井項目,降低了民眾獲得生存資料的時間和成本,使其有更強的意願參與教育,以及提升健康、衛生條件。 同時項目取代了原有的燃燒木材過濾水質的淨水方式,可以使居民直接獲得經過消毒處理的乾淨水源,有助於應對氣候變遷挑戰...
估計結果顯示中國貸款在多個維度上對非洲具有統計上顯著的正面影響。 首先,中國貸款對非洲經濟成長的影響幅度在0.176%至0.300%之間,這意味著貸款增加1%至少會貢獻於0.176%的非洲經濟成長。 對基礎設施改善的影響範圍在0.027%至0.084%之間,即中國貸款增加1%會使基礎設施改善增加至少0.027%......
最後,本報告對中國債權人、非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提出了幾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