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sesaffiliationarrow-downarrow-leftarrow-rightarrow-upattack-typeburgerchevron-downchevron-leftchevron-rightchevron-upClock iconclosedeletedevelopment-povertydiscriminationdollardownloademailenvironmentexternal-linkfacebookfiltergenderglobegroupshealthC4067174-3DD9-4B9E-AD64-284FDAAE6338@1xinformation-outlineinformationinstagraminvestment-trade-globalisationissueslabourlanguagesShapeCombined Shapeline, chart, up, arrow, graphLinkedInlocationmap-pinminusnewsorganisationotheroverviewpluspreviewArtboard 185profilerefreshIconnewssearchsecurityPathStock downStock steadyStock uptagticktooltiptwitteruniversalityweb

內容有以下的語言版本: English, 简体中文,

評論文章

11 十月 2023

作者:
Joanna Klabisch

一帶一路「旗艦」項目:雅萬高鐵的故事

Joanna Klabisch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speed railroad in Bandung

印尼/中國:中國發展合作的潛力在於其資金實力、基礎建設項目經驗和技術轉移。 但是,也不能低估其負面影響,雅萬高鐵的例子就說明了這一點。

從雅加達到萬隆,只要30分鐘

爆破總是不分白天或晚上,毫無預警地響起。 房屋的牆壁開始裂縫。 2020年,雅萬高速鐵路沿線萬隆山區四個社區的居民的生活發生了突變,因為距離他們僅百公尺之遙的隧道開始施工。

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西爪哇省會萬隆的新高速鐵路全長142公里,是中印在「一帶一路」倡議(BRI)下開展合作的典型計畫之一。

據悉,中國為高鐵工程提供資金、技術和施工支援。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為此專案融資超過40億歐元。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將該計畫視為印尼交通、物流和旅遊基礎設施現代化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專案承建方印尼-中國高速鐵路公司(PT KCIC)由中國國營企業中國中鐵(CREC)與印尼國營建築公司威查雅卡爾雅公司(Wijaya Karya,WIKA)合資組成。

高鐵的建設從一開始就飽受爭議。 計畫的財務風險,尤其是與印尼債務負擔相關的風險,以及侵占土地、侵犯勞工權利和破壞環境等問題受到了民間社會和當地居民的批評。

現場參觀的印象

應成立於1980年的印尼歷史最悠久的環保組織印尼環境論壇(Wahana Lingkungan Hidup Indonesia, Walhi)的邀請,我於2022年10月作為Stiftung Asienhaus基金會「一帶一路」倡議民間社會對話中國計畫的一 分子前往萬隆。 在距離高速鐵路隧道通道不足250公尺的萬隆地區,居民代表向我們講述了他們與隧道施工造成的破壞性影響進行鬥爭的故事。 建築公司在建造穿山隧道時進行了300多次大規模爆破,對周圍社區造成了永久性的破壞。 而與鄰近居民點保持750公尺距離的要求背道而馳的是,四個社區被爆破震動了整整一年。 房屋牆壁出現一公尺多長的裂縫,整棟建築物位移到山坡下,供水系統遭到破壞,眼鏡蛇等野生動物自爆破後逃進社區。

在居民投訴之後,萬隆大學的一個智庫據稱進行了一項環境影響研究。 雖然這項研究不對外開放,但印尼環境論壇卻獲準查看。 根據現有的研究信息,一方面,隧道附近被描述為沒有任何社區聚居,另一方面,爆炸的數量和強度都與社區成員描述的不符。 在印尼環境論壇開始呼籲這一問題後,四個社區中有三個接受了計畫官員提供的微薄賠償。 第四個社區仍在爭取適當的賠償。

結構性缺陷

在發展中國家以對社會和環境負責任的方式實施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始終是一項挑戰。 國際公認的權威研究機構和民間組織(如AidData和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等)指出,中資項目存在結構性缺陷,其中包括:

  • 缺乏透明度,當地居民缺乏參與機會
  • 融資條件基本或根本不考慮當地的政治、經濟或社會狀況
  • 透過建立依附關係施加政治影響
  • 不遵守環境標準
  • 對勞工權利、原住民和其他人權的負面影響

雅萬高鐵計畫就清楚顯示了這些結構性缺陷。 在我們計畫的背景下,印尼環境論壇開始與有接觸基礎設施計畫經驗的中國民間組織、銀行或企業進行交流。 中國的民間組織也有使用申訴和溝通機制等策略來促進相關方問責的經驗。 在中國民間組織的支持下,識別這些機制並克服制度和語言障礙要更為容易。

亟需民間社會的堅定承諾

中國的發展合作潛力巨大,尤其是中國擁有雄厚的財力、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經驗以及技術轉移的能力。 然而,正如我們在雅萬高鐵計畫中目睹的那樣,負面人權影響的風險不容小覷。 自由的對話空間、深入的知識交流和高度的信任是眼下合作的必要條件。 當地居民、公司、開發銀行和政府機構之間的持續談判過程必須有跨國、活躍、有能力和強大的民間社會組織共同參與。

註:本文根據《Südostasien Magazin》德文版原文翻譯,篇幅略有刪減。

喬安娜·克拉比什(Joanna Klabisch),Stiftung Asienhaus基金會中國專案經理。 喬安娜曾在海德堡、天津和台北學習東亞研究和跨文化交流。 自2016年以來,她一直在Stiftung Asienhaus基金會的中國項目工作,負責2016年至2019年期間的中歐非政府組織結對項目,並於2022年作為基金會“一帶一路”倡議民間社會對話項目的一 分子前往雅加達。 在那裡,她與積極致力於更多永續發展計畫的公民和印尼民間組織進行了交流。

隱私資訊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和其他網絡存儲技術。您可以在下方設置您的隱私選項。您所作的更改將立即生效。

有關我們使用網絡儲存技術的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 數據使用和 Cookie 政策

Strictly necessary storage

ON
OFF

Necessary storage enables core site functionality. This site cannot function without it, so it can only be disabled by changing settings in your browser.

分析cookie

ON
OFF

您瀏覽本網頁時我們將以Google Analytics收集信息。接受此cookie將有助我們理解您的瀏覽資訊,並協助我們改善呈現資訊的方法。所有分析資訊都以匿名方式收集,我們並不能用相關資訊得到您的個人信息。谷歌在所有主要瀏覽器中都提供退出Google Analytics的添加應用程式。

市場營銷cookies

ON
OFF

我們從第三方網站獲得企業責任資訊,當中包括社交媒體和搜尋引擎。這些cookie協助我們理解相關瀏覽數據。

您在此網站上的隱私選項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和其他網絡儲存技術來增強您在必要核心功能之外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