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被指利用誹謗訴訟使揭露不良商業行為的外國研究機構噤聲
壓制負面訊息,中國公司用誹謗訴訟對抗外國智庫,2025年2月12日
一年多前,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份報告,記錄了一家中國服裝公司與強迫勞動可能有關聯。 ……該服裝公司的子公司、為各大品牌生產服裝的盛泰智造提起了誹謗訴訟。 12月,英國一名法官做出了裁決:該案將繼續審理,這可能導致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被判支付賠償金。
近年來,中國公司向美國、歐洲和澳洲的研究人員提出訴訟或發出威脅性律師函,試圖壓制負面訊息的情況已有十宗左右,其中一半是在過去兩年內發生的。
研究人員警告,中國公司正在越來越多採用的法律策略,可能會讓那些揭露這個世界上最強大國家之一內部問題重重的商業行為的批評者噤聲。他們表示,法律行動對他們的工作產生了寒蟬效應,在許多情況下給他們的組織帶來了財務壓力。
…
過去十年,研究人員主要依靠公開的記錄、照片和影片記錄了中國存在問題的商業行為。這些報告有助於揭示為美國和歐洲公司生產的產品如何受益於中國少數民族維吾爾族中廣泛存在的強迫勞動。研究人員也揭示了潛在的安全漏洞,引發了國家安全擔憂,以及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爭議關係。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僱用西方法律團隊,以誹謗為由對抗此類報告。
最早的案例之一發生在2019年,當時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威脅起訴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這是一家澳洲智庫。 ASPI先前發布了一份報告,指控華為為一個非洲國家聯盟提供的伺服器將資料發送到上海。 ……華為和中國駐澳洲大使館未回應置評請求。
…
艾瑞克‧塞爾斯是美國企業研究所專注於美中技術政策的研究員,他曾在9月收到律師函,要求他撤下他與人共同撰寫的一篇關於中國無人機公司奧特爾機器人的評論文章。
……喬治城大學的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發布了一份由最近離職的研究員安娜·普吉利西撰寫的報告。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很可能參與資助中國生物技術公司華大基因的發展。 ……華大基因在一封信中指控普吉利西做出了誹謗性陳述,並要求她撤回報告。
華大基因在一份聲明中對《紐約時報》表示:“我們對普吉利西女士的報告感到失望,尤其是因為其中有許多錯誤。”
……2023年11月,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的研究人員曾聯繫過盛泰智造,...在該公司否認這些[強迫勞動的]指控後,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於12月發布了該報告。
…
在給《紐約時報》的聲明中,盛泰智造表示歡迎供應鏈研究,但對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在未先允許公司糾正不準確之處的情況下發布報告表示失望。
「我們的訴訟旨在解決因他們的誤導性報告對公司業務造成的實質損害,」該公司表示。 “我們的訴訟並非旨在從整體上壓制研究人員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