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強調在馬里和塞內加爾邊境存在大規模走私和掠奪紅木的現象

Canva
[翻譯由企業責任資源中心提供]
「馬里/塞內加爾:對馬里和塞內加爾邊境紅木走私販運現象的新調查」,2023年9月13日
在普立茲基金會(Pulitzer Fund)的支持,以及非洲舉報人保護平台(PPLAAF)的協調下,[幾家機構]聯合對紅木走私進行了約一年的深入調查。 2023年8月,塞內加爾三家媒體L'Enquête、塞內加爾未來傳媒(GFM)和塞內加爾廣播電視台(Sen TV)公佈了第一批調查結果。
調查揭示了一系列有關在馬利森林中大規模掠奪紅木(在法語中被稱為“bois de Vène”)的事件。 據記者報道,中國走私者與塞內加爾和馬里的商人乃至當局勾結,透過向當地村長行賄來採伐馬利森林。 中國走私者及其在該地區的同夥最初以塞內加爾卡薩芒斯(Casamance)為中心,利用岡比亞作為中轉站,將木材運往亞洲,尤其是中國。 然而,隨著卡薩芒斯木材儲備耗竭,走私活動沿著馬利邊境向東南方向轉移,尤其是在坦巴昆達(Tambacounda)和尼奧科羅-科巴(Niokolo-Koba)地區逐漸興起。 雖然馬利是這項走私活動的中心,但塞內加爾作為中轉國和供應國也同時參與其中。
雖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已暫停刺蝟紫檀(Pterocarpus erinaceus),又稱為「維納斯木」(Venus wood)的貿易 ,但據報道,走私者已設法在某些當局獲得非法豁免,被允許砍伐和出口這種木材。 位於塞內加爾凱杜古(Kédougou)地區的薩拉亞(Saraya)省被認為可能存在伐木活動,但當地官員表示缺乏確鑿證據。 受限於有限的管制措施,這條路線上的木材走私活動很難被發現。
據說在馬里砍伐的木材大部分都是經由塞內加爾,尤其是達卡(Dakar)港口走私的。 據記者報道,2022年8月,塞內加爾當局對此現象進行了嚴厲打擊,扣押了124個貨櫃的馬里紅木。 但馬里透過援引《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例外規定,成功解除扣押。 紅木貿易仍在繼續,據報道,茅利塔尼亞已成為新的中轉國。
走私者及其同伙的主要收入來自這項利潤豐厚的貿易,他們將紅木銷往需求量龐大的中國市場。 走私者也會利用大型國際海運公司的運貨路線販運紅木。
這種販運為對生物多樣性和當地環境帶來的破壞令人擔憂。 阿馬杜·特拉奧雷(Amadou Traoré)指出:「在砍到一棵百年大樹之前,必須砍伐幾十棵樹苗。」馬里和塞內加爾的環保人士對紅木走私缺乏有效管控和運輸公司對運輸 線路的強力控製表示擔憂。 雖然定期進行抽查,但紅木走私仍然是該地區治理的一大挑戰。